臨帖是個漫長的過程!
除非你臨的帖本身水平理他甚高,不然,好的帖是可以臨一生的!就像古人說王羲之的書法,即便怎么臨一生也未必能得之三四,得之三四,你已經(jīng)可以名滿天下了!
臨帖開始時要粗臨,不要細摳每一個細節(jié),其實這時你也摳不明白每個細節(jié)!你只要注重筆劃的形狀,結構的大致走向就行!
等到你對這本帖的認知越來越高了,你自然而言地就會體味到大家的細節(jié)處理上了。只是,這時一定要記住,不要輕易地判斷自己已經(jīng)成了,成功了,可惜出帖了!你需要再臨,反復地臨,反復地思考!只有這樣,你才可能更接近書法大家的書寫意圖,你才可能得到書法的真知!
自古以來,書法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說法。摹得結構,臨得筆法。
這也是臨帖和摹帖這兩種書法學習方式效果的不同。而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樣不同的效果。是因為我們在臨帖的時候,可以較為方便和仔細的觀察到書法的筆法,直觀形象。
一般來說,摹帖的話,我們得到的是這個字的間架結構。這和摹帖的方式有關,只是因為我們在摹帖的時候,是用一張紙鋪在我們要學習的書法范本上,然后用毛筆細筆一筆的把他描下來。
那么這個過程就有助于我們掌握這個字的間架結構的安排和筆畫的錯落。
因此,摹帖得結構,臨帖得筆法。臨帖和摹帖的確是我們學習書法最常用的兩種手段。一般而言,摹帖通常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或者說初學書法基礎比較薄弱的人會采用這樣的辦法。
當然,這并不是說摹帖是一個很幼稚或者說是一個很不成熟的方法。摹帖自然有它的好處。
我們要想掌握臨帖和摹帖的方法。就首先要明白這兩種學習方式所要達到的基本的目的是什么?
臨帖和摹帖的基本目的就是讓我們把字帖上的字完完整整,一模一樣的重復下來。
因此我們在臨帖和摹帖的過程中所要達到的要求,或者說所要掌握的方法是:在摹帖的時候,一定要一筆把這個字的筆畫給描準,就好像要一筆把雙鉤的空白地方填墨給填滿一樣。一定要注意,這個時候一定要重視原帖,不能把筆畫寫得過粗或的說過細。
當然,也不能完全就不按字帖上的來,要完完整整的完全全的按照這個字的外形,把它復制下來。
所以我們在臨帖的時候也要遵循這個原則。臨帖的時候,最開始要一筆一筆的,仔細觀察字帖上的字。
按照字帖中筆畫的形態(tài),粗細大小,然后在臨帖的時候?qū)懸还P看一遍,一定不要相信自己頭腦中模糊的印象,要相信字帖、原帖。
不斷地進行反復的觀察、細致入微,不厭其煩的探求。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好字。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臨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的和原帖進行對比,然后找出差距和不足,及時調(diào)整,才能寫好字。
很多人都是看完一眼,直接就往下寫,也不和字帖進行對比 ,這是非常錯誤的方式。那樣,就好像自己拿著一張地圖,卻永遠不愿意看一眼,在沙漠里胡亂走動,卻永遠找不到出路。臨帖也是如此。
問題,學習書法如何臨帖,臨完就忘了怎么辦。
這是一個凡是學習過書法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寫完就忘,說實話我現(xiàn)在也是這樣,沒必要太在意,這是一個正?,F(xiàn)象。
1、關于如何臨帖,我覺得我的初學時的書法老師說的很對,到現(xiàn)在我也受用,那就是要寫像,雖然我們做不到百分之一百的像,但要盡最大可能的接近字帖。
孫過庭在書譜里也說過:“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就是讓學習書法者臨帖要像原帖。訓練“像”的過程,就是訓練書寫者的觀察能力和控筆能力的過程。
2、關于如何寫像,現(xiàn)代人的很多方法還是很管用的,有一種臨帖叫“分析性臨摹”,這種臨摹方法要求書寫者在臨寫之前,認真分析單字,觀察這個字筆畫的長度、方向和位置。
觀察仔細之后再下筆,不是單單的抄寫字帖,單抄寫字帖對于書法學習來說作用并不是很大。具體做法如下圖:
3、關于為什么寫了就忘,學習任何東西都會遺忘的過程,這是正常的,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要學會不斷的去重復書寫,不斷的強化記憶。
另外,要學會精臨,單獨吃透一個帖或者一個字,有了這個帖的基礎,其他的字帖就好記憶多了。我之前學米芾,背了三個帖,后來越背越快,有的甚至寫一遍就能背臨。因為通過前三個帖,掌握了他的規(guī)律。
以前背英語單詞,也有這種感覺。只要你進入背帖模式,你就會越背越快,越背腦子越靈光。
你覺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啦。